隨著清明臨近,民間掃墓祭祀活動逐漸增多。通常大家習慣到山上或在家中以傳統(tǒng)的方式祭掃、祭奠。我市幾乎每年都有因燒香、焚紙、點燭而引發(fā)火災事故。如何才能安全祭祀,不發(fā)生火災事故呢???谙涝诖藶槟д?。
家中祭祀 人勿走遠
有些市民在家中祭拜逝去的親人,在沒有熄滅香燭的情況下便出門辦事。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僥幸心理,認為自己只是出去一會,不會有什么事情。恰恰正是這種僥幸心理,才是引發(fā)火災的最大根源。家中窗簾、衣物等可燃物較多,一不當心,火星很容易落到易燃物上,從而引發(fā)大火。因此,??谙捞嵝咽忻瘢鹤詈貌挥脽泓c蠟等有明火的方式進行祭拜。確實需要使用的,要做到有人在旁看守,盡可能避免香燭引燃周圍物品發(fā)生火災。祭拜結束后,應及時掐滅明火,或等火燭熄滅后再去做其他事情。
野外掃墓 注意春風
許多市民仍有采用燒香、焚野、放鞭炮等方式祭祖的習慣,而山林間遍地都是枯枝落葉,春風時強時弱、時有時無,稍有不慎,一點火星飛出,就很可能引起火災,若撲救不及時,就會引發(fā)山火,造成大面積火災。因此,在山上祭掃時,不要亂扔火種,不點燒香燭、紙錢、燃放鞭炮。實在需要時,最好在攜帶的火盆里點燒。離開前要將燃灰清理干凈,確認火源完全熄滅后再離開。家長要教育孩子不玩火,不讓孩子點燒香燭、紙錢、燃放鞭炮。
在山林、雜草密集地段,如果有嚴禁使用明火的規(guī)定,市民可改用鮮花掃墓等方式祭祖,既表達了哀思悼念之情,又能避免意外火災的發(fā)生。
如遇火災 理智逃生
發(fā)生山火時,首先在確保自身生命安全的前提下,及時報警通知消防部門。要及時判明火勢大小及蔓延方向,逆風逃生,切勿順風而逃。躲避時注意保護口鼻。如果火勢引燃身上衣物時,應就近找一平坦處,就地打滾滅火。
此外,林區(qū)、墓區(qū)有關管理單位和人員要嚴格落實消防安全值班、防火巡查制度,配齊配足消防器材,及時發(fā)現(xiàn)、處置火情。